11月28日,早上离开瓦纳卡湖,沿CardronaRD赶往皇后镇,为何走这条路呢?一,出名的新西兰胸罩墙就在这条路上。二、这条路会翻越千米的隘口,TheCrownRangeSummit(皇冠领),站在景观台可以远眺皇后镇。
开了30KM,来到了胸罩墙。这条80米长的篱笆上,挂满了上千个花花绿绿的胸罩,真是一大奇观。当初呢,也是几个女性决定在这解放束缚释放身体,脱下BRA挂在篱笆上,纯粹是为了好玩,后来的女性纷纷效仿。再后来,一个名叫Bradrona的慈善项目启动,专为乳腺癌慈善组织筹募捐款,这个行为艺术的篱笆墙变成了有公益加持项目展示栏。到了现在,参观的游客在好奇的同时,也纷纷慨慷解囊,在捐款箱投进一笔资金。
继续往前行驶,进山了,连续上坡。尼桑骐达1.5排量,09年的小车,平地上还好,一爬坡就会嘶轰且动力不足,只能慢慢的拖上去。海拔1076米TheCrownRangeSummit山口到了,可以清晰看到远处的皇后镇,LakeWakatipu(瓦卡蒂普)显露出一角,在太阳下,那蓝,如蓝宝石一般给人惊艳,四周的山峰上还留有残雪,下山的路如一条白练在大山里回旋。
山口有一座石碑,我的英文水平连蒙带猜大概只能看懂这些:这条通道,是新西兰海拔最高的封闭式公路。1860年,第一位穿越山口的欧洲人XXX,他们是为了寻找绵羊牧场;1861年---。早在1863年,成百上千的淘金者通过隘口前往箭镇;1877年,第一位旅行者使用旅行马车通过了山口。2000年,这条山路最终完成封闭式施工,大多数旅游者使用这条路线,成为皇后镇与瓦纳卡一条便捷通道。
站立山口,用手机拍下风景纪念照,可是,照片里的僵化呆板图片哪有眼前景色这样的磅礴,这是一种让人胸怀大开,渴望拥有的风景,我只想静静的站着、看着,只想一直停留-----
又是连续下坡,很多的U字弯。有些洋人骑着自行车,这种坡度也有胆量冲下去。冲到山下后,离皇后镇也只有10KM了,路边车多人多,现在是旅游旺季,湖边各个公园的停车场都停满,最后我找到马路边的一个空位,总算挤进去。
湖边的观景点,以LookoutpointQueenstown最有名。的确,这里可以看到对面群山峥嵘,如刀削斧劈般的。这些山峰,单独任何一座没有黄山天都峰那般秀丽,但是连绵一起都是一样的高大,山翼褶皱纹理凸显,有着浮雕般的立体感觉,浮云与积雪再一衬托,有一种纠纠气势,对,是壮丽。当然,瓦卡蒂普的盈盈湖水也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,所谓湖光山色,不外如是。
皇后镇的得名,源于英国殖民者,1862年,殖民者在当地毛利人的带领下第一次来到瓦卡蒂普湖畔定居,他们认为眼前的美景应该属于维多利亚女王所拥有,就取名为“Queenstown”。来者越来越多,小镇越建越大,毕竟天然美景谁不愿意欣赏呢?
夜晚,住在DriftawayQueenstown露营地,靠近湖湾处。小镇的民居分布在两岸山坡上,到了夜晚,民居的灯光燃起,天上的街市群星闪烁,山的轮廓里星星点点,水面的倒影有星光,有波纹,有最明亮的灯火。这如果阿卡罗阿小镇如深闺中的小家碧玉,那皇后镇就是温婉优雅的贵妇,如宝冠上的明珠一般璀璨。
我也是穷游啊,住露营地,35纽币,睡车上,在公用厨房自己买菜做饭,这种免费的风景地自然是贪婪的欣赏,那种需要消费的滑翔伞、缆车、蹦极、快艇冲浪,我是无法享受了,而皇后镇有着各种娱乐节目,吸引着千千万万的欧美游客。不过,也有与我一样的穷驴友,这不,吃饭时坐我旁边的英国小夫妻,租一部改装小面包,也是住车上,在南岛自驾了一个月,所有的风景地都去过,他在地图上标记着路线,向我介绍他的旅游经历里,满脸的自豪。
第二天一大早,我离开皇后镇,驶向下一个目的地,不知道我会不会再来,所以,还是别了,皇后镇---
图片:2022_11_29_15_28_IMG_2233.JPG

登录/注册后可看大图
描述:英国游客的南岛地图
图片:2022_11_30_11_39_IMG_2312.JPG

登录/注册后可看大图
描述:营地的公用厨房与餐厅